主妇网首页 > 理财 > 理财胜经 >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钱越理越少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钱越理越少

2016-07-20 14:03:14 来源 : 搜狐理财 编辑 : 千寻物语.

理财路上有些人走得一方风顺,有些人确是举步维艰,这是为什么呢?理财的路上有许多个岔口,走错一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如果每个都走错呢?

 

不久前回了一趟家,在同学的饭局上遇到了中学时的同桌小赵。多年不联系,他看起来颇为腼腆,跟记忆里那个骄傲外向的中二少年有些不一样。

记得当年他的家境非常不错,经常带各种新奇玩意儿来学校,还是班上第一个穿Nike鞋的,让大伙儿羡慕了好一阵子。但是,听说他现在仍旧和父母一直住在老地方——跟他祖父母一起五口人挤在一套老公房里,好像还在等经济适用房摇号。

就着小龙虾几杯啤酒下肚,在闲聊中我终于知道小赵家为什么没有保持率先奔小康的势头跻身中产,反而落到了后头。

这一切,与是否勤奋和努力没有一点关系。

一步错:在家庭形成期购买过多的保险

小赵的父母是60后,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同时还做一些兼职,通过辛勤的劳动,率先奔向了小康,家庭财务状况优良,手里颇有些闲钱。

彼时正值上世纪90年代,国内保险市场方兴未艾,保险推销员走家串户推销保险产品,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在买保险。在保险推销员的鼓噪下,小赵的父母本着“先保护孩子”的传统观念,为不到十岁的孩子购买了一大堆包括大病、意外、寿险等保险,算下来每年的保费竟占到家庭年收入的30%以上。

“现在我们每年还要交两三万的保费,唉……”说起这些短期不能兑付的保险,小赵一肚子苦水。

当年小赵家正是家庭形成期,就像春天刚刚播种充满希望,父母两人还很年轻,家庭收入持续看涨,因此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应该大胆做一些高风险的投资,将大量资金投入保险这类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是非常不明智的。

而且此阶段购买保险,应该首先为家庭支柱,也就是主要收入来源比如父亲投保而不是孩子。给孩子可以做一些教育类的储备,但大病、意外、人寿等险种完全可以等孩子大一些、甚至成年以后再投保。

两步错:在家庭成长期错失买房良机

问起小赵现在住哪儿,他一脸沮丧。

“还能住哪儿啊,老地方呗。”

小赵从小跟父母住在祖父母家里,离我家不远,小时候我们还经常一起上学。如今,我家早已换过两次房,没想到他们一家五口竟还挤在那套不到90平的老公房里。

2000年前后,曾经有好几个亲戚朋友劝小赵的爸妈买房,当时虽然有不少存款,也去看了几个楼盘,但是一想到要贷款一大笔钱,他们还是退缩了。现如今,当时看过的房子,有的已经涨了二十倍不止。

后来房价猛涨,小赵父母一直没有离开国企,收入不增反跌,与买房一事渐行渐远。

房子是一个家庭遮风避雨的地方,也是一个家的基础投资,应该在人生的春天和夏天,也就是家庭形成期和家庭成长期完成第一次房产投资。此时家庭有稳定而持续的收入预期,有较强的按揭能力,可以利用较大的资金杠杆来购房。

而且,所有投资始终是和经济周期分不开的,一个经济周期相对的最低点是最佳的进场时机,比如98年前后房地产市场非常低迷,正是进入的好时机,他们本来有机会入市,然而由于对经济周期缺乏认知,导致就此错过了最佳时机。

三步错:在家庭成熟期豪赌股市失利

50岁以后,身边很多人都因为之前投资房产或是放弃国企职务投身市场大潮而实现了财务自由,小赵的父母明显感觉到自己“落下了”,同时逐渐意识到投资的重要性,他们选择了进入股市。

2007年那一波牛市中,他们在股市中的资金一度翻倍,由此获得了巨大的信心,几乎将全部身家投入股市——包括想给小赵买房付首付的钱——结果在随之而来的崩盘中,亏损达到60%。辛苦一辈子攒下的积蓄,只有“深套”和“割肉”两种结局,买房的钱、养老的钱一夜间付之东流。

“他们前两年都退休了,现在天天在家养养花看看报,捣腾捣腾股票。”小赵一口喝干了一杯啤酒。

50岁之后,人生进入了秋天,这是收获的季节,也要开始为冬天做储备。这时候家庭收入和财富积累都达到顶峰,子女独立后家庭支出开始减少,正是家庭成熟期。此时应当降低投资风险,将负债还清,为退休做好财务上的准备。像小赵的父母这样,在临近退休的时候将全部积蓄投入风险极高的股票市场,实在太糊涂。

人的一生亦如四季更替,我们不仅希望平顺地走过四季,也希望财富一路稳健递增。这就需要我们在春季埋下希望的种子,在夏季精耕细作,在秋季收获硕果累累、为冬季做好充分的准备。

理财就是这样一个理性的过程,而普通人往往被眼前暂时的利益所蒙蔽,被或贪婪、或恐惧的心理所左右。在年轻的时候就积累充分的理财知识,或者找到可靠的理财顾问,才是一生财富的基石。

相关阅读

主妇网速递

主妇网首页